培育团队,积极发挥作用
作为人文学院院长,谢燕红深知,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必须通过整合教学资源,建立教学团队,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个人成长,从而带动提升整个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。她在学院推行“青年导师制”,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。以带头人身份组建“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”,定期组织研讨,开展教师工作坊活动,凝练教科研方向,开展课题申报辅导。近年来,团队整体教科研水平稳步提升,主持省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,获评校“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”、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教学团队,在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。
春风化雨,提升育人成效
谢燕红深知,教育是塑造未来的关键,它不单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品格的熏陶。教师只有不断向下扎根、固牢品行,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。
在人才培养中,她坚持开展个性化指导,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的疑惑,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。在她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实地开展关于革命与振兴的专题调研,相关成果在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,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上的突破。她坚持参与学生学科竞赛和专业指导,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评省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1项,指导学生微课作品获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,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、省级项目2项,指导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。她也坚持做学生的益友。经常与学生谈心,激励并帮助他们考研、完成学业,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,她不仅每年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“微心愿”活动,平时更是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添置书籍、日用品等。
服务地方,助力学院内涵建设
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教师,谢燕红一直切实履行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光荣使命,扎根地方、服务地方,以学校“产教深度融合、校城一体发展”办学特色为出发点,坚持改革创新,发挥学科专业优势,积极为地方文化传播和建设服务。主持完成常州慈善文化研究、焦溪古镇研究、诗文中的常州等课题研究,累计到账经费200余万元。作为主持者和主要编著者,出版的《焦店老家》丛书(共95万余字),多维度展现了焦溪古镇的历史发展与社会风貌。该丛书是焦溪参与江浙沪三地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重要成果,也是人文学院参与地方文献整理与文化研究的标志性著作。2024年1月,该丛书获江苏省2023年度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一等奖,获得良好社会反响。
谢燕红也十分注重将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、以服务社会成果反哺教学,指导学生开展常州古镇建筑、地方志调查研究,完成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相关文献、视频等资料30余份(个),积极申报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。